2020-07-06
继6月结构性牛市之后,7月A股继续乘风破浪,于6日创下单日5.71%的涨幅,攻破3300点。牛市来了吗?
凯石基金在对资本市场分析中,根据经济基本面、资金面、政策面、国际面、汇率、市场面6个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因素,对股市和债市进行回顾和展望。
行情回顾
经济面:经济修复复苏,企业利润首现增长,6月PMI稳步回升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:
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23.4亿元,同比增长6.0%,为年内首次增长。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压力缓解,工业品价格变动增加企业盈利空间,石化、电力、钢铁等重点行业利润改善明显,此外企业投资收益的大幅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5月份利润改善。但疫情影响下市场需求依然偏弱,利润回升的持续性还需进一步观察。
6月份PMI为50.9%,比上月上升0.3个百分点。总体而言,6月PMI有所回升,制造业正稳步恢复,但依然要考虑到海外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,要看到中小企业生产面临的困难。
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.4%,比上月上升0.8个百分点,连续四个月回升。服务业继续改善,建筑业持续增长。
资金面:货币利率上行,两融余额攀升,北上资金大幅流入
六月净回笼5600亿,货币利率大幅上行。6月以来,央行虽连续多日开展逆回购,并续作一定量到期的MLF,但季度末财政支出压力加大,前期工具到期量也较大,整体流动性边际收紧。6月利率小幅震荡,先下行后又抬升。
截至6月30号,两融余额为11636.09亿元,延续此前上升趋势。南北向资金方面,北上资金六月净流入资金526.79亿元;南下资金六月净流入41.55亿元。
政策面:深改委会议召开,国务院出手保护中小企业
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。
会议指出,今后3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,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,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,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,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,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、创新力、控制力、影响力、抗风险能力。
会议强调,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,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。会议指出,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,要积极探索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、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、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具体路径和办法。要梳理各地深化医改情况,总结好的经验做法,加快推进健全分级诊疗制度、完善医防协同机制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、加强医保基金监管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、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重点任务,完善相关配套支撑政策,打好改革组合拳。
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(草案)》。会议强调,当前稳住经济基本盘,要着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,无论是在产业链还是销售渠道等方面,中小企业长期在市场上都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,现在面临疫情冲击,中小企业正处于“最困难的时候”。出台这个条例,也是为了保护中小企业这个‘弱势群体’。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这件事已经刻不容缓。
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二季度例会。会议认为,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前瞻性、针对性和逆周期调节的要求,大力支持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,金融风险有效防控,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逐步提升。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果显现,货币传导效率增强,贷款利率明显下降,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,双向浮动弹性提升,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增强。当前国内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,各类经济指标出现边际改善。会议指出,要跟踪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变化,加强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,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,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。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,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。坚持总量政策适度,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,全力支持做好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。综合运用并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。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,提高政策的“直达性”,
国际面:全球股市上涨,黄金创新高,原油重回40美元
6月份美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,失业率回落。据美国劳工部近期公布,美国6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录得增加480万人,创历史新高,预期为增加300万人;6月失业率为11.1%,连续第二个月回落,预期为12.3%。尽管非农数据较为强劲,但美国多地疫情反弹仍给未来经济形势蒙上阴影,而失业率数据虽有回落,但仍高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时期的峰值,疫情反弹或将给经济恢复带来困难。
美国疫情出现二次爆发,经济重启放缓。6月25日至28日,美国单日新增疫情数量均超过4万人。美国36个州的疫情出现反弹,其中超过10个州的日新增病例数甚至回到了企业复工前的水平,多个州宣布暂停经济重启。疫情反弹造成的各州解封节奏放缓,以及对疫情担忧加剧造成的居民自愿性出行减少,均可能造成美国经济修复节奏相比此前放缓。
数据显示,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终值录得47.4,前值46.9,预期46.9。欧元区6月制造业终值好于预期,因欧元区更多国家放松抗疫封锁措施,随着工厂关闭措施放松,欧元区工厂的低迷状态在6月份有所缓解。
美欧贸易争端再起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期宣布,美方正对涉及大型民用飞机补贴争端的措施进行评估,并调整此前对部分欧洲国家产品加征的关税。美方考虑对从法国、德国、西班牙和英国进口的价值约31亿美元商品加征最高达100%的关税。欧盟25日批评美国最新关税威胁“极具破坏性”,加剧了跨大西洋紧张局势。
六月,受经济重启和相关政策持续刺激,全球主要市场均上涨。黄金方面,受全球央行的货币投放刺激和部分国家疫情二次爆发刺激,黄金持续上涨创近九年新高,六月COMEX黄金上涨3.84%。原油方面,原油持续反弹,六月ICE布油上涨10.69%,重新站上40关口。
汇率面:人民币兑美元升值,料将维持震荡
多因素助力人民币短期升值,中长期料将维持震荡。截至6月30日,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报收7.0741,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报收7.0709,5月末二者分别报收7.1455和7.1354。6月人民币指数上涨0.28%,报收111.93点,美元指数6月下跌0.89%,报收97.39。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震荡升值,一方面是由于美方所谓的制裁力度低于市场预期,而我国央行近期打击套利收紧流动性的行动也使得债券利率上行,中美利差的变动也给升值提供了空间,此外,海外疫情的二次爆发也给人民币升值添动力。从中美经济基本面角度来看,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,人民币汇率在当前基础上进一步贬值的空间不大,料将继续围绕7上下波动。
A股市场面:风格切换 上证站上3300点
六月以来,A股持续上涨,从六月的中小创持续强势,到七月的券商地产全面爆发,上证综指攻破3300点。具体来看,截至7月6日,6月以来上证综指、沪深300、中小板指、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16.85%、20.77%、23.40%、21.22%。
市场轮动,休闲服务和非银金融领涨。截至7月6日,6月以来28个申万一级行业全部收涨,但涨幅差距较大。具体来看表现,22个子行业涨幅在10%以上,其中休闲服务(53.80%)、非银金融(31.42%)、电子(27.75%)、传媒(23.59%)和房地产(22.87%)。
债券市场面:地方政府债发行缩量,短端收益率大幅上行
一级市场方面,地方政府债大幅缩量。六月共发行利率债(不包括地方政府债)26只合计2583.9亿元,其中国债14只合计6848.50亿元,政策性银行债31只合计5457.10亿元。地方政府债发行61只合计2866.78亿元;同业存单发行13645.10亿元。公司债发行2717.96亿元。供给较上月明显减少,主要是地方政府债发行缩量。
二级市场方面,短端收益率大幅上行。6月,收益率继续上行,短端尤其明显,月末稍有缓解。利率债方面:6月,1年期国债上行57.54BP至2.1764%,10年期国债上行11.77BP至2.8230%;1年期国开债上行40.21BP至2.1871%,10年期国开债上行10.83BP至3.1000%。信用债方面:1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上行71.45BP至2.7315%,10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上行5.05BP至4.0524%;1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上行67.45BP至3.2015%,10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上行6.05BP至4.8424%。
二、后市展望
A股短期展望:
短期来看,6月的行情依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特征,强势的中小创依旧领涨,但在月末至7月初出现了风格变化,行情扩散的迹象,消费、券商开始发力,带动低估值大盘价值风格走强,市场做多情绪高涨,指数上攻。
中期来看,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,经济数据进一步修复,但海外部分地区疫情二次爆发,出口订单仍较为疲弱且短期难见好转,在内需未能接力的情况下,相关行业或继续承压,中期盈利仍难成为行情的主导因素,更多的还是关注流动性和估值变化低估值周期等估值修复,但持续的空间有限;随着复苏低估值周期修改之后,成长龙头会继续享受龙头集中和经济结构转型红利。
长期来看,疫情背景下全球央行多实施货币宽松政策,流动性泛滥的市场中唯有真正具有价值的资产才能被长期持有,疫情虽有反复,但行情始终还是要聚焦到盈利上来,结构上长期看消费、医药和科技依然可持续。
债市短期展望:
短期来看,本轮债市的回调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,一是两会以来对资金套利的打击使得市场再度调整政策预期,二是持续高增长的金融数据造成一定压力,三是短期疫情影响的削弱使得经济有所复苏,四是两年多的长牛面临技术调整的压力。综合来看,经历了这一轮调整,十年国债利率回到2.85-3.0%附近,后续即便再有上行,空间也不会太大,无需悲观。
从中长期来看,疫情长期对经济增长有较大压力,利率的过快上行不符合当前的政策布局和基本面需要,债市在本轮调整过后风险无需高估,把握调整后的收益率合理区间。
风险提示
报告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。本材料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,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。若本材料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,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本公司立场。本报告版权归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,未获得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,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、复制。如引用、刊发,需注明出处为“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”,且不得对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进行有违原意的删节和修改。投资有风险,敬请谨慎选择并详细阅读基金法律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