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9-01
走过震荡的8月,9月已来临,A股是否开启“金九银十”行情?
凯石基金在对资本市场分析中,根据经济基本面、资金面、政策面、国际面、汇率、市场面6个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因素,对股市和债市进行回顾和展望。
一、投资环境回顾
经济面:工业企业利润继续修复
国家统计局数据,1—7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022.9亿元,同比下降8.1%,降幅比1—6月份收窄4.7个百分点。1—7月份,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953.8亿元,同比下降41.6%;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6258.5亿元,下降4.5%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810.5亿元,下降3.3%。整体而言,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继续修复,但速度有所放缓。
资金面:央行资金投放难阻资金利率上行
进入8月后公开市场操作投放量有所增大,但本质上央行的态度更倾向于抚平“低流动性水平导致的资金面波动”而非全面放松银行间资金面,央行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回归中性、边际维持不紧不松的态势,公开市场操作以应对供给压力随时灵活开展,资金面紧平衡的态势不变。
近一月,央行共投放26800亿元,其中逆回购投放19300亿元,MLF投放7000亿元、国库现金定存500亿元;近一月央行共回笼18500亿元,其中逆回购到期12500亿元,MLF回笼5500亿元,国库现金定存到期500亿元,央行近一月净投放资金8300亿元。
货币利率整体上行,近一月R001均值为2.0504%,R007均值为2.3549%,DR001均值为1.9904%, DR007均值为2.1852%。
两融余额站稳1.4万亿,北上资金流出。两融余额方面,截至8月26号,两融余额为14783.15亿元,继续维持高位。南北向资金方面,北上资金近一月净流出资金4.45亿元;南下资金近一月净流入43.48亿元。
政策面:财政支持防汛抗灾和灾后重建工作
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,支持受灾地区恢复生产保障民生;确定围绕保市场主体激发活力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举措。通过各种渠道,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灾后恢复重建资金规模约1000亿元,并建立资金直达灾区和项目机制。加强用地等保障。出台具体措施,引导国有金融机构和农信社加强对设施农业灾后恢复的支持。
走向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。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青年课题组发表文章指出,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具有以下特点:一是人民银行退出常态化干预,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市场决定;二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,保持基本稳定;三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受住了多轮冲击考验,汇率弹性增强,较好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;四是社会预期平稳,外汇市场运行有序;五是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促进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。
此外还提出要坚持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,一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,二是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,更好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,三是更加注重预期管理和引导,四是把握好内外部均衡的平衡,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
国际面:全球股市普遍上涨,黄金调整,原油上涨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8月27日杰克逊央行年会上表示,美联储对通胀和就业持更宽松立场,或导致未来数年持续低利率。他还指出,美联储的新策略将允许通胀率超过2%的目标水平;此外,美联储将着眼于就业缺口而不是与就业最大化目标的偏离。
8月25日上午,中美双方代表通话,继续推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。双方就加强两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、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等问题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对话。双方同意创造条件和氛围,继续推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。
全球股市普遍上涨,黄金调整,原油上涨。近一月,全球股市普遍上涨。道琼斯工业指数、纳斯达克指数、标普500指数近一周涨跌幅分别为7.81%、8.19%和6.52%。黄金方面,黄金受疫情缓和以及美联储态度影响有所调整,近一月COMEX黄金下跌2.25%,报收1928.90美元。原油方面,OPEC+会后发布公报称,原油市场局势出现改善迹象,但恢复速度慢于预期,近一月ICE布油上涨4.44%,报收45.65美元。
汇率面:美元走弱助力人民币持续升值
人民币兑美元继续升值。截至8月27日,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报收6.8794,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报收6.8886,上月二者分别报收6.9794和6.9903。近一月人民币指数上涨1.70%,报收112.84点,美元指数近一月下跌0.50%,报收93.02。
美元走弱助力人民币持续升值,中长期料将维持震荡。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震荡升值,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数的相对走弱。中国国内疫情的控制及经济复苏程度都明显优于海外,再加上美国财政以及货币政策的持续刺激,美元指短期将维持相对弱势。从中美经济基本面角度来看,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,人民币汇率在当前基础上进一步贬值的空间不大,料将继续围绕7上下波动。
A股市场面:食品饮料等消费领涨,大科技休整
A股表现弱于海外,大盘风格占优。近一月,A股震荡分化,表现明显弱于海外,大盘表现较强,中小创表现较弱。具体来看,近一月上证综指、沪深300、中小板指、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1.21%、0.77%、-0.19%、-3.80%。
近一月市场整体震荡分化,食品饮料领涨,生物疫苗领跌。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9个板块上涨。具体来看表现,食品饮料(7.85%)、汽车(4.59%)、交通运输(4.36%)表现相对较好,休闲服务(-10.61%)、商业贸易(-5.87%)、医药生物(-5.06%)表现相对较差。
债券市场面:债市继续走弱,十年国债收益重回3%
一级市场方面,近一月共发行利率债(不包括地方政府债)45只合计15994.32亿元,其中国债14只合计5559.30亿元,政策性银行债31只合计5018.10亿元。地方政府债发行285只合计10976.22亿元;同业存单发行17969亿元。公司债发行2642.07亿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地方政府债本月大幅增加,而国债发行有所减少。二级市场方面,近一月,利率债收益率继续上行,债市继续走弱。
二、后市展望
A股短期展望
短期来看,近一个月市场仍然在热点轮动中缓步前行,前期涨幅过高的板块相对有些疲软,随着中报披露结束,业绩兑现、前期预期较高涨幅充分的板块面临休整,包括消费医药等,受制于中报业绩压制而趋势景气还是比较好的部分行业,如半导体、军工自主可控行业,有望迎来反弹。中期来看,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削弱,市场的关注点依然要回到盈利上来,高估值若是难以消化,还需要业绩增长趋势消化。长期看,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公司持续性依然最强,龙头集中、优势集中和行业整合,这些公司调整是买入机会。
债市短期展望
短期来看,经历了这一轮调整,十年国债利率回到3.0%以上,后续即便再有上行,空间也不会太大,无需悲观,但当前债市横盘波动的局面短期也难打破,趋势性机会难觅。从中长期来看,疫情长期对经济增长有较大压力,利率的过快上行不符合当前的政策布局和基本面需要,债市在本轮调整过后风险无需高估,把握调整后的收益率合理区间。
注:本文中的”近一个月”除特殊说明,截至日为8月27日。
风险提示
报告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。本材料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,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。若本材料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,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本公司立场。本报告版权归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,未获得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,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、复制。如引用、刊发,需注明出处为“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”,且不得对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进行有违原意的删节和修改。投资有风险,敬请谨慎选择并详细阅读基金法律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