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投资者专栏 > 投资者教育 > 正文

基金投教丨投资风险量化的"标尺"——最大回撤

2025-08-21    

字号:

基金经理、历史业绩、同类排名……买基金的时候你都看什么?上周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夏普比率,还有这样一个参考指标,能帮助你判断基金的“抗风险能力”——最大回撤。

1、什么是最大回撤?

最大回撤是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,基金净值从峰值下降到最低点的最大跌幅。或者也可以理解为,投资者买入基金后可能遇到的阶段最大净值损失。

最大回撤率=(最低点净值-最高点净值)/最高点净值*100%

比如,投资者关注的一只基金,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,其最高单位净值是2元,最低为1元,则该基金在这段时间内的最大回撤率=(2-1)/2=50%,即投资者如果购买该基金,最大的损失可能会为50%。

市面上有的机构用负数表示回撤,有的机构用正数表示回撤。通常来说,最大回撤绝对值越小,数值越接近0,基金的波动也就越小,产品的抗风险能力更高,而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就越好。

2、最大回撤在基金投资中的应用

①帮助投资者衡量风险

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因人而异。最大回撤能够揭示产品在历史上所遭遇的极端回撤风险。一般情况下,最大回撤越大,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考验就越大。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,帮助他们判断所选基金是否符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。如果基金的最大回撤超出投资者的承受范围,投资体验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,投资者可能因此产生不必要的情绪波动,甚至做出不理智的投资行为。

②帮助投资者筛选产品

同一时期内A、B两只产品的最大回撤不同,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持有不同的产品。

虽然上图中A、B产品的最终收益率相同,但是同一时期内A产品的最大回撤远远小于B产品,对于风险承受能力的考验小,持有体验更好。因此投资者在筛选产品时,如果同一时期内两只基金历史收益相差不大,那么可以优先考虑选择最大回撤较小的产品。

3、最大回撤的局限性

最大回撤并非固定不变,而是与特定时段内产品净值的下跌幅度紧密相关。它揭示了产品在过去某一时段内所经历的最大回撤幅度,从而反映出该产品在该时段内的最严重亏损情况。

所以,最大回撤并不是判断持有风险的唯一标准,最大回撤只代表基金的历史表现, 可以作为衡量产品风险的参考,但是不能代表未来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极端情况。我们也不能只根据最大回撤来判断产品的好坏,还需要结合产品类型、投资风格、成立时间、收益情况等属性综合考量。

免责声明:

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,仅用于投资者教育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凯石基金力求本文内容的准确可靠,但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,亦不对使用该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。

风险提示:

本材料非宣传材料,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,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。基金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,本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代表其他基金的未来表现。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,也不保证最低收益。投资者投资基金时,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。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