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22

非法证券活动通常指未取得合法资质的机构或个人,通过推荐股票、预测股价、提供投资建议等方式,利用虚假宣传、承诺收益、收取费用等手段,非法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或诱导投资者进行交易。此类行为不仅属于违法犯罪,也严重侵害投资者权益,扰乱资本市场秩序,必须予以严厉打击。
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,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“升级换代”。他们常以“金融网红”“智能投顾”“AI技术”等为噱头,利用人们对短期暴利的贪婪与焦虑心理,精心设计陷阱,以更隐蔽、更具迷惑性的方式诱骗投资者。一旦放松警惕,投资者极易蒙受损失。
一、“金融网红”套路深,谨防被“割韭菜”
“金融网红”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推广金融产品、分享投资见解的“财经主播”“股市达人”等网络红人。部分网红通过展示奢华生活、虚构人设,吸引粉丝关注。他们组建虚假投资群,发布所谓“学员”盈利视频,安排“托儿”上演抢购戏码、晒出高额收益截图,制造紧迫氛围。一旦投资者心动咨询,便诱导其下载虚假交易APP或购买其他非法金融产品。
二、“智能投顾”藏陷阱,勿信高收益神话
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媒体接触受害者,冒充AI智能投顾等高科技投资工具,以“大数据分析”“精准预测”等话术塑造专业形象。他们展示虚假盈利截图,营造“高收益、低风险”假象,诱骗受害者下载指定APP并投入资金。初期允许小额提现以骗取信任,随后推出VIP策略、机构通道等“高级服务”,诱使用户追加投资,最终卷款消失。
小编在此郑重提醒:投资者进行证券期货基金投资时,如果需要AI的帮助,请提高风险防范意识,进行勤勉调查和谨慎判断。牢记以下几点:
选择正规机构:投资证券、期货、基金等,请务必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金融机构,可通过中国证监会、中国证券业协会、中国期货业协会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等官网查询机构及从业人员信息,并从官方渠道下载交易软件。
警惕跨境骗局:警惕伪装与境外机构合作、跨境展业等诈骗行为,谨防资金流失。
保持理性投资:不轻信“高回报、低风险”宣传,牢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。
防范网络陷阱:不轻信短视频平台中陌生人的投资推荐,不随意下载来源不明的APP。
及时举报维权:如发现可疑情况,请立即向金融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,避免财产损失。
免责声明:
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,仅用于投资者教育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凯石基金力求本文内容的准确可靠,但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,亦不对使用该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。
风险提示:
本材料非宣传材料,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,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。基金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,本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代表其他基金的未来表现。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,也不保证最低收益。投资者投资基金时,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。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