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12-20
沪港深基金新规正式实施会对投资者带来哪些影响?对行业的影响如何?凯石基金FOF团队负责人桑柳玉女士为您娓娓道来。
问题:沪港深基金新规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变化?对市场影响几何?
桑柳玉:今年6月份证监会就公布了《通过港股通机制参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册审核指引》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沪港深基金新规”。但给了个过渡期,到12月12日才执行。按照新规要求,已成立的沪港深基金若不能满足要求一定的要求,就要暂停申购至调整结束。新规要求:名字中“港股”等类似字样的公募基金,应当将80%以上(含)的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港股;同时投研人员,应当配备不少于2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场投资管理相关经验的人员(至少有1名为基金经理)。一些名字中没有“港股”等类似字样的公募基金也可以投资港股,但股票资产中投资港股的比例不得超过50%。其这类基金对投研人员的要求是,应当配备不少于1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场投资管理相关经验的人员(基金经理或者相关投研人员)。
现在市场上有100多只沪港深基金的产品,这次因为新规的要求暂停申购的也只有1/4。总体上从新规6月发布,到新规12月执行,很多基金公司已经通过招聘港股投资经验的投研人员,达到了人员配备的要求,达到了新规的要求。所以整体上,新规对沪港深基金的影响不大。
问:针对新规,基金公司会有哪些应对?对投资者有何影响?
桑柳玉:首先在人员配备和投资比例上,基金公司会尽快调整到匹配新规的要求。在人员配备上,会储备港股经验人员,匹配新规的要求;在投资比例上,也会严格按照新规要求的去调整。投资者以后不会遇到这样的困惑,买了一只沪港深基金,但发现它可能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资产比例投资了港股,和你买的普通A股基金是一样的。新规之后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了。普通投资者就不需要自己去研究沪港深基金的港股投资比例了。沪港深基金更加名副其实了。
问:沪港深基金推出至今,业界的关注度不减,近三年来业绩表现如何?
桑柳玉:在回顾沪港深基金的时候,我们需要先回顾沪港深这个机制。这个机制是在2014年10月份的时候正式开通的,到目前为止效果还是非常显然的。截至2017年11月17日港股通开启3周年,3年内港股通累计总成交额达到3.3万亿港元,净流入6375亿港元。10月末,港股通日均成交额已经达到44.65亿港元,占香港股票市场日均成交额的7.17%。其中,沪港深基金截至三季度合计规模1000亿左右人民币,占净流入的1/6。这是保守估计,因为另外还有一些名字中没有“港股”字样的公募基金也有投资港股。显然,港股通已经成为港股市场的一个重要力量。沪港深基金又是沪港通的重要力量,所以市场的关注高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其次,我们再从业绩上回顾一下沪港深基金的表现。港股通基金很好的平滑了香港市场和A股市场的波动,是很好的两地配置的工具。今年恒生指数大约有30多个点的涨幅,沪港深基金今年的收益平均在25%以上,有些特别出色的已经到了40%,50%。今年是沪港深基金业绩大爆发的一年,也是沪港深基金规模大爆发的一年。
问:相比其他基金,沪港深基金的优势有哪些?
桑柳玉:这个要从两方面来说明。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说,基金公司传统投资海外的渠道就是QDII,这个要去申请额度。而且QDII的管理费比较高,另外还要找一些海外的投顾。所以整体是个比较费事的事。港股就比较便利了。所以港股通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是个很好的投资海外的渠道。另一方面,对于基民来说,也是个好事情,港股通的管理费率和交投效率都很高,和A股没有区别。结算、赎回周期远低于QDII基金,而且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低于主动投资的权益类QDII基金水平。另外,A股和港股还是有差异的,普通投资者投资港股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。基金公司通过专业的投资,在风险管理上可能更有效。
问:普通投资者该如何投资沪港深基金?
桑柳玉:新规之后,沪港深基金的纯度已无需太担心,重点就是看基金合同对基金投资范围的描述,看基金历史业绩,看基金投资风格,选股能力等。未来投资沪港深基金的FOF也会是投资者不错的选择,通过专业研究网罗优秀的沪港深基金产品。凯石基金FOF团队已经在沪港深基金的调研上投入了大量的投研力量。在我们看来,新规实施后,沪港深基金的发展将更加规范;另外,港股市场长期投资价值向好,沪港深基金的业绩普遍较好,是很好的FOF投资标的;最后,作为海外市场投资途径,沪港深基金也是FOF基金资产配置的重要力量。基于以上三点,我们比较看好沪港深基金FOF产品的前景。